兒童腎臟疾病以先天疾病為主因

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主任陳順郎表示,兒童罹患慢性腎臟病主因與成人大不同,根據「台灣少年慢性腎臟病主因及現況趨勢」報告指出,兒童罹患慢性腎臟病的主因,有高達51.9%是先天性腎臟及泌尿道異常、48.1%為腎絲球腎炎、1.7%為先天性代謝異常症或遺傳疾病。據統計,全國大約有20萬名慢性腎臟病童。

「因此,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容易累、不愛講話、發育遲緩等問題,再加上有泡泡尿的情形,就需要懷隱適美疑有腎臟相關問題,」陳順郎指出,若能夠及時介入治療,大部分的腎臟疾病都能夠控制住病情,避免進入末期。

兒童進行透析 嚴重影響生活

陳順郎指出,兒童慢性腎臟病進展到末期的盛行率,大約為5/1000000左右。雖然相較於成人,牙齒矯正兒童的透析治療人數比較少,但一旦接受長期的透析治療,對兒童的健康、發育、心理及生活品質等都會造成非常大的負擔。

陳順郎舉例,如果要進行血液透析,孩子得一週3天、一次4小時的洗腎,絕對會嚴重影響孩子在學校求學、交友的情形;「就算不是血液透析而是腹膜透析,也不是每個學校都有這個條件讓孩子在學校進行,過去就有學校讓孩子在保健室進行腹膜透析,結果其他不了解情況的學生及家長卻認為他佔用了保健室,」陳順郎提到。而且,腎臟疾病的孩子會有發育遲緩的問題,也增加了在校期間被霸凌的風險。

腎臟移植是較理想的選擇

「對於末期腎病的兒童,更好的治療選項是腎臟移植手術,」陳順郎表示,在許多文獻中都證實,與透析治療相比,接受腎臟移植的病童有較好的長期存活率、及較佳的生活品質,只需要一個月回醫院追蹤一次即可。更好的是,小於6歲的病童接受腎臟移植後隱適美,對未來的生長比接受透析治療好。

戴活動假牙最理想的效果就是假牙下的黏膜逐漸適應,磨出類似繭的角化上皮組織,這時候你就可以安心自如的使用假牙咀嚼食物了,而如果沒有循序漸進的練習使用,而是回家就急著用假牙吃比較硬的食物,可會就會把假牙下面磨出泡,就要不斷的回診反覆修改,這樣很難快速自如使用了。如果你是後牙缺失比較多的活動假牙,剛戴上的時候由於原先缺牙區腮部黏膜突出到口內較多,需要注意的是咀嚼時要防止咬腮,這是後可以多多細嚼慢嚥,或者在嘴巴裡還一口氣,在咀嚼食物的時候鼓著這口氣,把兩側的頰黏膜撐開,慢慢練習,就能讓兩側的腮逐漸適應。如果你真的不小心已經咬腮,還咬出一個大泡,就可以趕快回診請醫生做適當的調整處理唷!按照常規,活動假牙平均每天要沖洗3-7次,三餐飯後、早、晚刷牙,以及上下午中間進食後刷牙。

目前腎臟移植的來源,有成年近親提供的活腎移植、和腦死器官捐贈的屍腎移植。活腎移植有較佳的腎存活率,且不用接受透析而進行腎移植,整體十年存活率大約 70 – 80%;屍腎移植的腎存活率雖然較差,但仍然有60-70%。

陳順郎及泌尿科醫師謝佐宜分享案例,去年有一位因車禍導致顱內出血的腦死病患,由其他院轉送至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,將腎臟分別捐贈給兩位青春期少年。這兩位病童分別為17及13歲,末期腎病的原因分別是罕見的亞柏氏症候群、及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症。他們已接受長期的腹膜透析,並在中山附醫治療追蹤。器官摘除手術進行後,當天也緊接著為兩位病童進行腎臟移植手術。手術進行順利,目前術後復原情況良好。

不過,陳順郎也坦承,現在遇到較大的問題,就是腎臟的供應不足,平均需等待4-5年。不過,衛生福利部於本月14日發布的《活體腎臟交換捐贈移植手術管理辦法》,已經明定非親屬間的合適腎臟捐贈者,得於自主意願下,經器官移植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,進行交換捐贈移植手術(詳細辦法請參考這裡),期望未來能夠提升腎臟捐贈的成功機率。

全瓷牙冠內層並無金屬成分,取而代之的是多晶體二氧化鋯強化瓷,因此光線的穿透性不受影響,透光性及自然色澤擬真程度均較金屬瓷牙美觀,且沒有金屬異味,不腐蝕、不因冷熱食物的交替而刺激牙髓神經,不會在牙齦周圍形成不自然的灰色痕跡。這些無金屬的特性和極佳的生物相容性,近年來逐漸成為製作牙冠時的第一選擇。因為全瓷冠完全沒有金屬,所以可以讓較多的光線穿透,在視覺上會比一般全瓷冠有較好的透明感,比較不會有『死白』的感覺,因此會比一般瓷牙更像真牙,在齒頸部的牙齦也不會有金屬陰影存在,且沒有金屬異味、不腐蝕、不因冷熱食物的交替而刺激牙髓神經,目前全瓷冠是最美觀、自然、舒適的固定假牙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nx13pz93l 的頭像
    hnx13pz93l

    林宏生的部落格

    hnx13pz93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